中国首台无需任何外部设备、完全植入患者体内的全植入人工耳蜗,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成功,并于2024年11月10日在双方联合主办的“全植入人工耳蜗技术研讨会”上首次公开亮相。
全植入人工耳蜗的最大优势是将传统体外装置完全集成于体内,使佩戴者外观上与常人无异,其研制的最大瓶颈是解决皮下声学传感器的收声和体内降噪难题。由于该产品技术壁垒高、难度大,因此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突破性医疗器械”,迄今在全球范围内无上市产品,仅有三家公司(Cochlear、Envoy、MED-EL) 的产品进入探索性临床验证。
中国首台无需任何外部设备、完全植入患者体内的全植入人工耳蜗,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微创”) 联合研制成功,并于11月10日在双方联合主办的“全植入人工耳蜗技术研讨会”上首次公开亮相。
10月28日,国家将对人工耳蜗类耗材(包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等)开展集采的消息传来。目前,人工耳蜗的市场价格在7万元到30万元不等,高昂的价格让部分听障人士望而却步。红星资本局了解到,近年来,部分地区已把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有业内人士向红星资本局透露称,有听障人士为了花尽可能少的钱恢复听力,通过“异地就医备案”奔赴外地做手术,有患者的治疗总费用约为35万元,经过医保报销,其个人仅需支付2.8万元。那 ...
但一位名叫Jamie的特斯拉车主向媒体反映,他在升级OTA推送包后,出现了极其尴尬的情况,他的车被智能召唤功能卡在了两座房子中间,导致他两周时间无法开车。 在过去的四年半时间,他一直使用特斯拉的智能召唤功能,把车辆停在两栋房子之间的狭窄车位充电,如果是他自己驾车的话,停完车后他将无法走出车辆。
集采政策的实施将意味着人工耳蜗的采购价格可能会大幅下降,最终使更多听障患者得以受益。目前,中国是全球听力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约有2780万残疾人士,却仅有10%的渗透率,这无疑是亟待突破的瓶颈。通过集采,不仅可以提升人工耳蜗的市场渗透率,还会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进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人工耳蜗集采即将开始。 10月28日,据央视新闻,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将对人工耳蜗类耗材开展集采。 根据通知,10月28日起开展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产品确认及供应区域填报工作。其中,人工耳蜗类相关耗材登记产品范围包括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包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等。 早在一个月前,9月10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颜清辉曾表态称,医保部门将开展新 ...